看著日本新冠肺炎的疫情,在日本的你生活有改變嗎?
🎼2020年1月-2020年4月
依稀記得今年一月底跟朋友去越後湯澤滑雪時,
大家還在比賽著自己的國家確診數誰比較多,
參賽國家有臺灣、日本、法國以及德國。
到了二月底,各國人數暴增,
公司開始開放社員可以自由選擇在家工作。
問了同事們對於疫情的想法,
大家只說反正得了也沒什麼症狀,
比較擔心的是如果上新聞會害自己跟公司丟臉。
連上司都說萬一上新聞時,
「40歲以上 + 女性 + 研究開發」這三個特徵組合起來,
完全就會被大家懷疑到不行。
因此就這樣,
沒有一位日本人願意當第一個在家工作的人,
而依照日本人愛配合大家的個性,
其他同事們也都毫無改變地去公司上班。
而芭樂呢?
看著臺灣防疫政策做得有多認真,
覺得自己在日本應該也要因應一下,
因此就開始了一週 2天公司3天在家的工作生活。
🎼2020年4月-2020年9月
隨著東京感染人數暴增,
公司開始改變政策,
明確規定大家沒必要的話不能去公司,
而就算需要去公司,
也需要經過課長及部長的同意。
這情形不只有芭樂的公司,
涓生的公司也開始規定所有人不能去公司。
就這樣,
我們兩個從情人的身份,
多了一個每天一起上下班的同事身份。
在家工作的生活,
首先改變的就是省錢很多。
我們兩個每天一起煮飯,
中午就是烏龍麵+牛肉+豆皮+蔥+上面再打顆蛋黃(平均一餐250日幣/人),
晚上就是隨意炒兩個菜(平均一餐450日幣/人),
每到週五晚上,一起期待找尋川崎周邊好吃的小居酒屋,
喝杯啤酒、叫幾個菜、聊著有的沒的(平均一餐2000日幣/人)。
也因為疫情,
與同事們開始了online 飲み会(喝酒會),
從平均一餐5000日幣/人(有二次會的話再加2000日幣/人),
變成去超市買一瓶200日幣的酒就可以與同事聯繫感情。
第二個改變的就是時間。
少了通勤時間,平日的晚上多了很多時間,
不會每次下班回到家,就累癱什麼都不想做,
早上走三步路,連衣服也不用換就可以開始上班。
多出來的時間,
除了思考自己的side project,
Netflix也變成一個好夥伴。
推薦一個今年新出的日本動畫-「日本沉沒:2020」,
是在陳述日本發生大地震後,
人民如何逃生、有多少人因此而喪命的過程。
似乎某種意義上也是在呼應現在的日本疫情。
🎼2020年9月-現在
就這樣,在家工作的生活持續了半年,
兩天前,芭樂的公司宣布在家工作的政策會持續到明年三月,
而涓生的公司也改成永久work from everywhere,
意思就是說,只要是日本國內哪裡都可以,真不愧是純IT公司啊!!
如果有人問我,
你喜歡現在的在家工作生活嗎?
我只能說,非常喜歡。
當自己想要專心時就可以專心,想要休息耍廢就做做家事,
工作的方向就只需要把手邊工作做完。
不像在公司時,
總是會有些有的沒的雜事需要處理。
那有什麼壞處嘛?
硬要說的話,
相較之下,跟同事的連結的確是比以前要少一些,
但是少的部分,其實只是那些原本就沒有很熟的同事,
而原本跟自己關係很好的同事,
依然會跟他們定期舉辦online聚會。
唯一一個壞處,
就是在家工作不能在國外。
也因為這樣,我們現在還被困在日本不能隨意回去。
這是芭樂第一次這麼久沒有回臺灣(淚)。
雖然日本政府已經開放商業來往的進出,
但是由於回臺灣需要隔離14天,
一旦回臺灣的話起碼要休假約莫一個月,
實在是無法就這樣把工作丟下來回去,
還是希望日本以及全世界的疫情可以早日結束。
日本露營分享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the.camp.we.chase/